如何深化产教融合,优化翻译专业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怎样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产教融合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论坛暨第二届‘沪江杯’科技翻译大赛颁奖典礼”近日在沪举行。

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以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理工类院校委员会联合主办,外语学院承办,上海世语翻译有限公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翻译》编辑部以及《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协办。
上理工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春教授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翻译人才培养,旨在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涵升级,为语言服务产业系统与教育系统的融合搭建平台。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副社长严凯认为,翻译事业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论坛将助推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人才培养和翻译行业发展。
黄友义、赵军峰、赵彦春、张法连、刘奎娟、杨连瑞、张艳玲、王勇等国内八位著名翻译领域专家受邀做主旨报告,他们结合翻译专业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如何推动翻译人才培养向高质量发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翻译学科建设、“三进”工作和翻译人才培养、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实践能力等热门话题。
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黄友义教授指出,“翻译中国”是当今中国译者必须面对的一项光荣历史使命,翻译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翻译人才培养与推动国际传播一样是全社会的任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教授探讨了翻译4.0时代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操作性;上海大学国学双语研究院院长赵彦春阐释了如何从形而上学的高度审视汉英两种语言系统,洞悉语言的奥秘,从而实现“善译”;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张法连用鲜活的法律翻译案例阐述学好法律外语,做好法律翻译,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在促进法治文明的交流互鉴、推进国际传播效能中的不可或缺性。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英文部副主任刘奎娟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针对性建议;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名誉院长杨连瑞教授从教学模式、保障条件和产教融合育人三方面提出聚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问题;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艳玲教授提出,要加强国际化复合型高端外语人才培养和中国民航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MTI教育中心主任王勇教授探讨了产教融合在优化翻译专业师资队伍、提升人才ji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未来趋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换装全新1.5T发动机 新款奥迪Q3上市售27.
近日,我们从官方获悉,新款奥迪Q3上市,售价区间为27.98万-...
Halo Top等功能性冰淇淋席卷食品饮料行业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功能性+”正在从宣传口号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京东与承德露露建立战略合作 引领植物蛋白饮品行业
4月10日,借着2023年春季糖酒会的“东风”,京东超市与承德露...
特医食品品牌玛士撒拉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金鼎资
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金...
小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测量专利公布:避免不同终
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2024年上线,索尼宣布PvP多人对战第一人称射
,索尼上月收购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FirewalkStudios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