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10月31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2024年度CITI和CATI指数评价覆盖23个行业的780家企业,这是IPE连续十一年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报告,也是连续七年开展供应链气候行动指数年度评价。
为评价企业应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这三重地球危机的表现,IPE在本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管控、塑料污染治理等指标,并计划逐步细化和扩展。
本期评价显示,七成企业披露了化学品使用、水资源或其他自然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包装与塑料使用等信息;其中一些领先企业将数据披露的范围拓展至价值链,并公开承诺减少水资源消耗、预防和减少废弃物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原生塑料用量等。
面对严峻的气候形势,中外企业气候行动提速,公开披露气候承诺、组织及产品碳足迹、全价值链气候目标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披露自身运营和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数量较2023年评价期分别同比增长13%和15%。包括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新三样在内的20个行业的127家企业测算并披露其主要产品的碳足迹数据。
工厂级碳数据核算和披露,对推动品牌落实供应链减排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已经有2836家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碳排放数据,数量较2023年评价期同比增长27.5%,年度披露总量为550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企业的推动下,890家供应商设定绝对减排目标,同比增长37.6%,承诺减排量总计约6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2023年承诺减排量的2倍,更多供应商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提升温室气体减排。
本期评价发现,从连续两年度披露碳数据的1590家供应商分析显示,其碳排放总量下降502万吨。在供应商诸多减排措施中,清洁能源替代占比最高,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的大幅提升,对供应链脱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本评价期内,报告还开发了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汽车行业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并开展了汽车mdash;钢铝产业链协同减碳研究。通过对比51家中外车企的气候行动表现,结合各主流车型的产品碳足迹分析,报告认为汽车产业在低碳转型的同时,有需要也有必要重点关注钢铁和铝冶炼等原材料生产制造阶段的碳排放,激励和带动钢铁和铝冶炼产业链协同落实节能减排措施,降低钢铁和铝冶炼等原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
尽管如此,多数参评企业在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中的得分仍然偏低,仍存在做出碳中和承诺的企业尚未有效开展供应链减排行动的情况,特别是汽车、建筑等产业的绿色采购规模,还不足以带动上游钢铁、铝材等碳密集行业加速脱碳。
报告同时建议企业关注自身和供应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毒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管控、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表现,将上述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换装全新1.5T发动机 新款奥迪Q3上市售27.
近日,我们从官方获悉,新款奥迪Q3上市,售价区间为27.98万-...
京东与承德露露建立战略合作 引领植物蛋白饮品行业
4月10日,借着2023年春季糖酒会的“东风”,京东超市与承德露...
特医食品品牌玛士撒拉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金鼎资
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金...
小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测量专利公布:避免不同终
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2024年上线,索尼宣布PvP多人对战第一人称射
,索尼上月收购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FirewalkStudios工...
USB3.2+1000MB/s:爱国者256GB
爱国者超极速双口固态U盘256G版采用TLC储存颗粒,读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