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水平将达到全球一流水平,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持续完善,人才、技术、资本要素流动活跃度世界领先。近日,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8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科技创新国际化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本市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
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国际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是北京全面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特征之一。行动计划从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网络、载体、平台、合作、生态、活动6大维度,推动全面提升北京开放创新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制定实施新时代“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北京行动计划,支持各类创新主体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创新主体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创新中心、海外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并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国际科技组织与机构将加快在京集聚发展,朝阳区高水平建设全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
“三城一区”各有分工。中关村科学城探索设立国际协同研究项目,开展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国际协同创新;怀柔科学城依托大科学设置加强国际创新合作,谋划大科学计划等全球科技合作项目;未来科学城引进多元创新主体,攻关未来科技、发展未来产业,推进“两谷一园”国际化发展;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提升高精尖产业能力,增强国际产业资源吸引和承接力,打造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本市将深化并扩大国际创新集聚区建设,中关村各分园也将挖掘国际科技合作发展潜能。
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领域,与世界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等开展面向应用的联合研发;围绕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领域,设立国际联合研究计划,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实施外资研发激励计划,推动加快外资研发中心落地,布局高水平研发创新,着力实现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能级双提升……在围绕创新全链条深化国际协同创新、促进外资创新主体集聚发展、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行动计划给出了细致规划。本市还将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坚持高水平举办中关村论坛。
在保障措施方面,本市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政策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力量积极参与,并鼓励各区立足实际情况,在国际化项目空间保障、设备条件供应、软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提供更多配套支持政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换装全新1.5T发动机 新款奥迪Q3上市售27.
近日,我们从官方获悉,新款奥迪Q3上市,售价区间为27.98万-...
京东与承德露露建立战略合作 引领植物蛋白饮品行业
4月10日,借着2023年春季糖酒会的“东风”,京东超市与承德露...
特医食品品牌玛士撒拉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金鼎资
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金...
小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测量专利公布:避免不同终
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2024年上线,索尼宣布PvP多人对战第一人称射
,索尼上月收购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FirewalkStudios工...
USB3.2+1000MB/s:爱国者256GB
爱国者超极速双口固态U盘256G版采用TLC储存颗粒,读速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