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泳婷、通讯员魏阜龙4月2日报道:记者从上海市青浦区获悉,近日,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一期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一进展标志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首个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完成主体建设,更意味着项目正式步入装饰装修施工新阶段。

据介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项目,作为“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上海市重大工程,于2024年1月18日正式开工。项目包含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中心、门急诊综合楼、病房综合楼、后勤保障楼和发热门诊楼。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它承载着青浦、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群众改善就医体验、实现“家门口”看病的美好期盼。
中建二局中山医院国家医学中心青浦新城院区项目执行经理张紫仲表示,经过通力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按照施工节点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接下来,项目团队将开展内部二结构的施工、机电工程施工和外立面的装饰装修。“计划到2026年春节前,完成项目室外的幕墙、门窗的铺装,以全新的面貌和大家见面。”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传统房建类项目,医疗建设项目的管线布置集中、种类繁杂,如何保障各类管线在使用功能、美观性和维修便捷的同时,降低管线碰撞的可能性,成为项目技术攻关一大难题。
据张紫仲介绍,该项目除给排水、强弱电等常规18种管线外,还包含与医用功能相关的专用子系统80余项。为解决管线敷设难问题,项目技术团队自发组建“健匠筑医”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BIM数字化技术赋能、标准化流程管控和智能化运维预演,构建了一整套全周期管线综合施工体系,累计解决管线碰撞问题547条,有效避免返工、拆改,形成“一次建造、全程可控”的长效管理机制。
在BIM应用的过程中,创新工作室成员通过对模型净高分析优化,结合管线排布避让“风口风管低位优先”原则,创造性构建“五层分级”管线排布体系,成功提升体检大厅、落客区及电梯厅的净高,改善医院功能空间,提升就医舒适性。同时,项目团队建立BIM技术驱动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实现从数字化设计到毫米级施工落地的高精度协同,推动工程建造向“数字驱动”全面升级。
据悉,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2万平方米,按照“一次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施”的原则,一期工程规划建设600张床位,并配套建设高质量临床诊疗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国家医学中心功能项目,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使用。
未来,青浦新城院区将打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生态,塑造“科技+生态+医疗”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力?。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换装全新1.5T发动机 新款奥迪Q3上市售27.
近日,我们从官方获悉,新款奥迪Q3上市,售价区间为27.98万-...
京东与承德露露建立战略合作 引领植物蛋白饮品行业
4月10日,借着2023年春季糖酒会的“东风”,京东超市与承德露...
特医食品品牌玛士撒拉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金鼎资
近期,医学营养品牌「玛士撒拉」已于近日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金...
小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定位测量专利公布:避免不同终
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的线索投递!,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2024年上线,索尼宣布PvP多人对战第一人称射
,索尼上月收购了总部位于华盛顿的FirewalkStudios工...
USB3.2+1000MB/s:爱国者256GB
爱国者超极速双口固态U盘256G版采用TLC储存颗粒,读速100...